2004年肯尼亚女孩给中国大使写信:我是郑和水手的后裔想来中国_商务活动_安博体育官方下载注册-网址

2004年肯尼亚女孩给中国大使写信:我是郑和水手的后裔想来中国

发布者:商务活动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4-04-07 14:08:37

  原标题:2004年肯尼亚女孩给中国大使写信:我是郑和水手的后裔,想来中国

  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

  2004年,一位肯尼亚女孩沙里夫给中国大使馆写信称:“我是郑和水手的后裔,想来中国。”

  沙里夫之所以身上流有中国人的血液,和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
  那么,沙里夫想来中国做些什么?当年郑和的水手在肯尼亚经历了什么而生活在那里?

  2004年,肯尼亚的沙里夫鼓足勇气,用很不熟练的中文歪歪扭扭地给中国大使馆写了一封信。

  信中写道:“我叫沙里夫,我是几百年前郑和水手的后裔,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想去中国看看,你能为我提供一些帮助吗?”

  当时中国大使馆的郭崇立大使了解到沙里夫祖先的来历,了解这一个女孩为了去中国付出了很多,便下定决心要帮助她。

  在沙里夫母女的带领下,郭崇立来到了郑和水手曾经生活过的上家村,那里已经荒芜人烟,但是依稀可见在靠近海边的石崖壁上有几座坟墓。

  郭崇立从过去看到有一些陶瓷碎片散落在坟墓旁边,望向墓碑上面还能隐约看见汉字的模样。

  历史往往带有独特的厚重感,郭崇立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,他拿起一瓶酒祭奠了埋在异国他乡的水手们。

  正好的是,导演吴建宁正在拍摄一部《郑和下西洋》的片子,为了记录片的真实性,他专门来到肯尼亚实景取材。

  在郭崇立的沟通下,吴建宁和拍摄组来到了沙里夫的家中,吴建宁看到沙里夫的第一眼就觉得亲切。

  沙里夫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中国人,感觉十分亲切,她热情地用茶水招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们。

  沙里夫和吴建宁交流十分愉快,随后吴建宁问她:“沙里夫,你的家中是否有来自中国的东西流传下来。”

  沙里夫激动地点点头,起身跑到房间,不一会儿她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啥东西,原来是一些青花瓷碎片。

  沙里夫充满遗憾地介绍道,这本来是明朝年间的一个青花瓷碗,从祖辈那里流传下来,家里把它视若珍宝。

  可惜的是,去年来了一个英国考察队,他们中的队员欣赏的时候,不小心把它掉在了地上便摔碎了。

  当时沙里夫望着那些碎片,感到无比的心痛,即便宝贝成为了碎片,她还是将它收集起来。

  吴建宁看在眼里,从工具箱中拿出了胶水,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,看起来瓷碗又恢复了原本的模样。

  沙里夫捧着修补好的瓷碗,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,又告诉了他们好多当地流传的郑和下西洋的民间故事。

  说到婚嫁传统时,沙里夫感到害羞,如果是中国人的后裔,更偏向彼此通婚,这样才能够很大程度上保留中国人的样貌特征,让中国血脉在代代传承中不至于丢失。

  沙里夫很快收到了节目组的邀请,在7月3日,她来到南京参加了《郑和下西洋》的首映仪式。

  那天,沙里夫身上穿的是肯尼亚的传统服饰,面对镜头她并没有紧张反而落落大方,像是在外的游子终于回到了家乡。

  首映式结束后,沙里夫自然接受各个媒体的采访,媒体对这个姑娘充满好奇,她一早便考虑到自己有几率会成为焦点,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。

  沙里夫来到中国,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,她不仅住宿在招待贵宾的豪华酒店,南京副市长许慧玲还送她一条纱巾。

  沙里夫笑着告诉媒体朋友:“我这几天来到中国很开心,这比自己生活的地方要发达很多,当第一次接触一些东西时,虽然常常感到手足无措,但是身边的中国朋友都会尽力地帮助我,我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关怀。”

  沙里夫作为郑和水手的后裔,她不仅参观了郑和遗址,还来到了净海寺,寺庙里收藏着一幅古画。

  这幅画是几百年前肯尼亚送给中国的,上面有一只长颈鹿,在他们看来那是麒麟,意为太平祥瑞。

  沙里夫在中国待了好几天,很多人都喜欢找她聊天,还有人问她中国的小伙子帅不帅,有没有心动的对象?

  一听这话,沙里夫有点羞红脸,她点点头表示中国小伙很帅,但接着又摇摇头她还没打算考虑感情的事。

  沙里夫回到肯尼亚之前,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做郑华,还能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出我爱中国,她希望自己能来到中国上大学。

  而另一边,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在那次收到沙里夫的信件后,还将此事上报给了中国的教育部。

  于是,沙里夫获得了在华公费留学的名额,她还能享受到奖学金,免除她读书时全部费用。

  在2005年,沙里夫再一次来到中国,她此次开始实现留学中国的大学梦,就读于医学专业。

  沙里夫想要学的是中医,中医可是一门大学问,但是她有信心学好,努力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。

  由于中医许多的药名和方剂都是复杂的古汉语,沙里夫直接学习也不现实,所以她花了两年的时间认真学习古汉语,打好一定的基础。

  刚开始,沙里夫学习很吃力,因为这完全是两种语系,不过她模范能力强,老师教的发音她能记牢。

  转眼间,两年的时间过去,沙里夫能够掌握住大部分的常用汉字,能学习她心心念念的中医了。

  沙里夫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,苦读了7年。她也时常想念肯尼亚的家人,但是那边信号不太好,母亲无法接到电话。

  郑和水手还有一位后人住在南京,知道沙里夫后,还邀请她到家中做客,一来二去之后两人成为了要好的朋友。

  2012年,沙里夫顺利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业,她的记忆力在学习中医时得到了很大的锻炼,脑子里记了成千上百种药物和药性。

  此时的沙里夫思想已经很成熟,她坦然地说道:“我来中国之前,一心只想摆脱困境,让家人可以过上好日子。但是现在,我觉得医疗水平落后的肯尼亚更要自己。”

  同时,沙里夫觉得作为郑和水手的后裔,有必要承担起这份责任,她愿意帮助肯尼亚受病痛折磨的人们。

  沙里夫回去之后,一直坚守在自己生活的小岛,寻找当地的中草药,不断探索未被记载的草药,因地制宜地调整药方,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好中医。

  沙里夫之所以能够如愿来到中国实现梦想,和她小时候就在心中埋下去中国的种子是分不开的。

  沙里夫出生于1986年,肯尼亚的帕泰岛西游村,岛上生活的居民只能靠海吃海,捕捞海鲜就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。

  不过,贫困还是让沙里夫的家崩溃了,父母离婚后,沙里夫一直跟着母亲生活,日子过得很苦。

  沙里夫的童年基本都在忙碌中度过,唯一的乐趣就是母亲休息了,窝在她的怀里听她讲六百多年前发生在这的传奇故事。

  沙里夫从故事中知道,这个小岛上生活着很多郑和水手的后裔,同时也清楚自己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,中国是她的另一个故乡。

  母亲对于中国的描述,勾起了小沙里夫对中国的向往,她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去中国看一看。

  沙里夫很重视学习,觉得只要自己考上好大学挣了钱之后,就可以来到中国,不过家里没钱供她读书。

  沙里夫读完初中后,母亲找她商量,劝她不要再继续读书了,找个人结婚生子,安稳过日子。

  沙里夫对此表示拒绝,无奈之下她只好向社会求助,联系到一家媒体,自己中国人后裔的身份便在小范围内引起了关注。

  关于沙里夫的求学之路困难重重,在2001年暑假,沙里夫来到了蒙巴萨,她沿着道路走,发现了一家饭馆门上的字和中文很像,便鼓足勇气走了进去。

  果然,沙里夫找对了,这家餐馆的老板叫做赵汗青,他来肯尼亚好多年了,一直经营着这家中国味道的饭店。

  赵汗青看到眼前胆怯的小女孩,衣服和鞋子都有些破旧,他感到心疼,让小女孩坐着,他进去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端了出来。

  沙里夫对此表示感谢,她表明了自己想要跟着他学习中文将来去中国,并且想留下来打工。

  赵汗青看到女孩眼中的坚毅便答应了她的要求,为了可以帮助沙里夫学习中文,他还购买了拼音积木等。

  此外,在赵汗青的资助下,沙里夫才没有被迫辍学,得以继续上高中。后来,沙里夫才会给中国大使馆写信,逐渐实现了自己来到中国的梦想。

  当年,沙里夫的先祖为什么没能回到中国呢?当时,沙里夫的母亲是这样告诉郭崇立大使。

  在他们家族的内部,代代流传着一个故事。大约在600多年前,有一支中国的船队经过印度洋海域时,突然遭遇到海难,船只被摧毁,二十多个水手在海上漂流了数日来到这里。

  刚开始,当地的居民看到这些黄皮肤的人们非常抵触,不知道对方是来做什么,还以为是入侵者要破坏他们的家园。

  面对当地人的冷漠和敌视的态度,二十多位水手并没有抱怨,对此表示理解,他们还为当地人解决了一个难题。

  当时,村子附近有一条巨大的蟒蛇,当地人尝试了很多的办法,都没有将其消灭,蟒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安全。

  因为那时当地人的手中只有石头和木棍,没有铁具,光凭那些根本不是蟒蛇的对手。

  与巨蟒对抗的几年中,村子牺牲了不少的壮小伙。但是中国水手到来后,利用手中的工具,设下一个陷阱,一举除掉了巨蟒。

  巨蟒被除掉的消息,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,当地人一改之前的态度,认为黄皮肤的人们是他们的救命恩人,便开始热情款待他们。

  水手也借着这个机会,讲了之前的遭遇,表示不是来破坏他们的家园,双方解除了误会。

  中国水手没法返程,只好先在岛上生活下来,带领着当地人一起耕种土地,村子里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。

  在1433年,郑和因病去世,带领船只下西洋的人再也没了。到了明英宗之后,国力日益衰落,没有能力支撑远下西洋。

  从此以后,二十多位水手再也没有回家的机会了,无奈之下只好在当地结婚生子。

  一代又一代过去,水手们的后裔也分散到各处。当西方殖民出现,当地人遭到大肆的屠杀,水手们的后人被迫离开家园,来到了西游村。

  郭崇立大使派人查阅资料后,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确实从上海县出发,这和沙里夫母亲所讲的故事吻合,随后在上家村附近打捞出明朝的沉船。

  如今,沙里夫依旧在肯尼亚行医治病,也不失为一桩美谈,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谱写中国和肯尼亚友谊的新篇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